是的,這些讓你感到困擾的問題,也曾深深困擾我們~
「543」在台語的意思是,雜七雜八的什麼都有。也就是說,在這個平台上,任何東西都可以「分享」、可以「索取」,包山包海〜大到鋼琴、機車、汽車,小到便利商店點數、棉花棒、原子筆,通通都有,是不是很有台灣味呢?OS: 其實是,想要的那些帥氣、響亮的網址名稱都要付費取得…QQ…
一路走來,我們一直以成為永續經營的「企業」為目標。由於我們深耕公益團體,與公益連結很深,很多人以為贈物網是一個基金會或公益組織。但其實我們…一!直!都!不!是!我們只是覺得一件事是對的、好的,希望它是能夠被營運、能夠自立並永續的。「做好事只會花錢不能賺錢」、「從事公益的人都過得苦哈哈」可能我們很固執,總想顛覆這種普遍看法,讓未來年輕人創業的時候,能迸出更多,用企業精神經營利他事業的創意!
贈物網上無時無刻都有故事發生,但有一個讓我們格外深刻。那時候是2009年,因為網站的技術問題無法克服,我和夥伴其實在考慮是否結束公司,有一天我們收到一封感謝信…
來信署名《高雄調色板協會》,這個機構表示,他們每年冬天都會募集舊冬被(你看!還不要新的)送給獨居老人或街友,但往年都募不滿。沒想到嘗試在贈物網募集,效率奇快、物資品質又好、會員都很有心,社工笑呵呵~因此特別寫信來感謝我們 (據統計,社福單位使用贈物網募集物資,比使用自己的官網或FB發佈募集訊息,達標速度快79個小時)
說來好笑,因為事實上,這些棉被,我們四個人一條也沒有捐…不能怪我們,因為贈物網的公益募集,經常比菜市場特價一顆10元的高麗菜還難搶,一下子就募集額滿下架了。每次說到來不及捐出自己棉被一事,我們是既懊惱又欣慰…
因為,真正令我們感動的是,那些在贈物網上默默捐贈棉被的施主們。 機構將棉被分送給需要的長者,除了感謝那些捐贈棉被的朋友,也一併感激了我們網站〜我們真是沾光了!所以別小看你在家中堆到快長香菇的舊棉被、舊衣服,透過高效率的精準媒合,送到了需要的人手上,竟可以產生「救人一命」的價值!
這是我們自己覺得最難忘的故事,然而每分每秒,都有許多故事在「GIVE543贈物網」發生。每個故事裡,都有人無償分享;都有人感恩接受。更多的是情感交流的喜悅;品味相投的默契。雖不是每一個都到「救命」這樣的狗血程度,但確有許多改變人生的故事、改變家庭的故事、讓人變得更好的故事…就我所知,就有很多賺人熱淚的故事,有的會員會分享給我們知道,有的會員默默將感動收藏在心中…(內心OS:好想知道呀〜)
那你呢?你有感動的故事嗎? 開始分享、開始索取 立刻創造屬於你自己的「分享故事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