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erImg
2017-02-04 00:00:00

延續物命,溫暖人心:一個不可思議的贈物網站(有機會)

2017/02/04 @Sunny

綜合SheAspire、社企流報道

有幾件舊衣服正打算淘汰丟掉,但心裏覺得有點可惜?或者櫥櫃裏塞了好幾個馬克杯贈品,用不到卻又捨不得丟,只好繼續放著積灰塵?大大小小的各式筆記本,用不完堆著,拿去廢紙回收又覺得浪費?……不知道你是否剛好有類似以上的經驗呢?這些可能都是你留之無用、棄之可惜的無用品,然而,你覺得沒有用的東西,卻可能正是某個人需要的呢!

打開“Give543贈物網”,你會不敢相信竟然有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贈物網站——不需以物易物,不需出價交易、不需任何手續費。只要注冊,然後向贈送者提出索取並負擔運費,即可免費獲得,連鋼琴、計算機、空調、名牌包都可能拿得到。

在這個資源分配不均,物品未盡其用的社會裏,Give543贈物網透過單純的贈物精神,不僅讓物命得以延續,資源充分利用,物品的價值更在人與人之間溫暖傳遞著。 

贈物網團隊部分成員,由左至贈物網團隊部份成員,由左至右:林巧雯、陳念宜、馬玉珊、林慧洵、馬玉如

一群台灣女孩的公益創業旅程

贈物網的構想,起源於一個貓籠。當時收養一隻流浪貓的玉如,剛好獲得網友贈送的一個貓籠,“我開車去索取,沒想到她很開心的對我表達感謝,她媽媽一直唸說占空間。回家一看幾乎是全新,後來我在寵物店看到那個籠子竟然要7200(新台幣)!”

玉如心想或許在很多家庭裏,都可能有類似這樣的物資,如果能夠交流,或許可以幫別人省錢,而且“很多更重要的物資,像奶粉,搞不好還可以救別人的命,我就上網查看有沒有這樣的平台,想把家裏一堆東西送掉。”

結果玉如並沒有搜尋到相關的平台,於是讓她產生了贈物網的構想,她找了當時是護理師的好友慧洵,以及正準備從平面廣告業務轉換跑道的高中同學巧雯商量,“就想說做一個平台,大家有餘的、不足的,結合起來,還可以成為公益團體的物資布告欄。很多公益團體的網站,並沒有什麼人會造訪,可能只是要五條被子,登個一年都還募不到。”

慧洵與巧雯聽了都認為“做公益沒有不好”,而且可行性很高,巧雯說:“大家把不要的東西,都PO這個免費平台,流量一定很高,盡管我們當時都沒有想到營利模式,但流量創造網站價值,我們一定可以過活。”玉如還把從台灣大哥大門市離職,本來計劃當家庭主婦的姊姊玉珊“拐來”,四個人便在2009年一同創立了贈物網。

現在,贈物網創立已近8年。這些年來贈物網雖做到平均每1.6分鍾成功交換一件物資,每天可交換近千件物資,但營收與獲利模式卻一直處於摸索之中,以至於仍無法全額支付所有夥伴薪水。有趣的是,開辦以來,贈物網的工作夥伴“趕也趕不走”,從最初的3人,到去年底的7人,展現強大凝聚力。

更有趣的是,數年前曾有國際知名鞋業想收購贈物網,來發展自家運動公益業務,而創辦人也一度傾向同意,想讓夥伴解脫收入拮据處境,但最終全體夥伴卻決定,純商業動機的運動公益方向與贈物網設立宗旨不同,而加以婉拒。這群年輕女生的堅持超乎想象。

 

工作中的贈物網團隊

 雖然馬玉如團隊欠缺網站工程技術專業,近8年內贈物網陸續共停擺了2年之久。然而,個人、家庭或商家的中小型無用閑置物資確實欠缺便利的捐贈分享管道,而眾多微型社福機構也常難以獲取足夠的社會善意資源。因此,至今仍有超過2萬名會員頻繁使用。不少令人感動的施與受的故事因而持續發生。

溫暖的贈物故事

例如,曾有布商透過贈物網捐贈大量廢布料給一位退休婦女,加工縫製成各式各樣頭巾,再捐贈給癌症希望協會的病友。另外,贈物網也曾協助花蓮玉裏玉東國中木工班迅速募集900個大茂黑瓜空瓶,讓偏鄉部落學生也可順利辦展,並捐贈展覽所得給其他社福機構,體驗“取之社會、用之社會”的意義。

這樣的贈物故事還有很多。玉如回憶說,有一位住基隆的二十幾歲會員,家境不好,偶爾會在網上索取物資,但也會贈送物資,“因為贈物網結緣,有個會員知道她家很苦,每個禮拜就送一個禮拜的菜到她家,完全無償的饋贈,但那個會員家也不是很有錢,只是她有能力給一個禮拜的菜。”巧雯表示還曾有媽媽因為泌乳過多,深知其他女性乳汁不足的痛苦,自掏腰包將母乳送驗,然後放到網站上贈送。

贈物網曾間接募到錢,玉如說:“雲林台西有個基督教會需要六十張椅子,但誰家平常沒事放那麼多椅子?結果有兩個會員捐六千塊給他們購買。”此外,這個平台更串起了很多溫暖共創的美事,“有個動畫師,在網站上索取一本如何做手工精油香皂的書籍,做了後還把香皂成品刊登在網站送給大家,我就開玩笑跟她說很多公益團體愁沒有公益商品,問她有沒有興趣去輔導公益團體,她馬上說OK……”不少會員都覺得她們再也找不到像贈物網這麼溫暖的地方了。

贈物故事不止來自於一般民眾,更有來自於社服團體與企業。比如,有一年中信房屋印製了很多摺疊帽當贈品,但帽色全白,或許是令人覺得不吉利的關係,所以索取率低,後來便請贈物網協助轉送,她們靈機一動,請安親班的師生在白帽上彩繪,賦予帽子新風貌,並製成影片、照片發給兒童弱勢團體,教孩子如何發揮創造力,繪製屬於自己的帽子,結果短短三天,就全部送出,中信房屋還為此將全省的帽子調回提供給她們,解決了困擾,也避免了這批白帽可能被丟棄的命運。

多方面的社會價值

自2009年2月起至2015年12月底的7年內,贈物網累計成功物資捐贈次數超過60萬次,大小物資件數則超過230萬件,讓這些原本可能成為垃圾的舊物得到了再次利用。除了為公眾節省購買新物品的費用以外,也減輕了環境負擔。保守估計,這些捐贈物資重量至少在2300公噸以上,垃圾減量效益約近新台幣1500萬元。

贈物網的大眾或企業物資捐贈不時會引起各類媒體報導,這也應是不少企業主動邀約提案進行企業社會責任合作的重要原因。另一方面,經常利用贈物網募集物資的300多家中微型社會福利機構,也因媒體報導而有了更多機會獲取各界善意資源……

若從2009年2月算起,如今贈物網也快要滿8年了。無論是創辦人的理念、團隊的堅持、社會影響力的創造等方面,這群台灣的年輕女生都已為這世界帶來了令人驚喜的創新與啟示。但在經營管理上,贈物網商業模式尚未能呈現眾人期盼的財務自足性。

將近8年的驗證,贈物網創辦人與團隊也有新的領悟。目前新的高階營運成員加入,技術團隊也已準備入股,商業模式將進行調整,並更聚焦。

8歲生日感言——摘自贈物網

“玩具、童書、棉被、米、外套……”沒有高價品,沒有珍稀物品,平台工作人員也沒有捐,只是樂於當這樣的“媒人”八年。網站斷線當機、很難用、不斷改版、不斷被罵…很多人問到底做這個尚未賺錢(感謝他們的委婉用語)的物資社群分享平台,到底為了什麼?其實每次都回答不出來,還真是沒想這麼多。我們只是直覺認為,當這些溫馨助人的故事愈來愈多;隨手分享物資能得到好比捐錢出力一樣的精神滿足;很多你我不知道的辛苦家庭與個人,能不要為了明明就有人願意無償分享的物品,加班爆肝或作奸犯科,社會就會更好,負面、痛心的新聞就會更少,那我們贈物網團隊當然也從中受益,因為我們也是社會的一份子。

“當‘分享’比‘浪費’更容易,世界上就沒有‘弱勢’了”。by王俊凱

贈物網鏈接:http://www.give543.com

文章來源:SheAspire、社企流
原文鍵接:http://www.sheaspire.com.tw/p2-weekly_column-detail.php?PKey=e53dul3YG7pFi5EJRBXzCm61-gVkF9Ou1jje_mgcL_k
http://www.seinsights.asia/article/3291/3268/4603
圖片:贈物網

資源來源:有機會

0/500字
後留言